問答題

【案例分析題】

資料2:
30多年前,剛結婚的王芳和丈夫蜜月旅行,從老家霍縣乘坐小巴車,在土路上顛簸了3個小時才到達安平市。住了一夜后,他們第二天一早從安平市乘坐早晨6點的客車,晚上8點才到南京。
“現在,早上在家從容地吃完早飯,網上訂個高鐵票,網約叫車,30分鐘到安平站,再乘坐高鐵,1個半小時就可以趕到南京吃午飯了。”現已年近花甲的王芳感慨道,“現在的年輕人度蜜月,沒有到不了的遠方?!?br/>王芳的感慨,引發(fā)了許多人的共鳴。廣西的張平至今保留著一封1986年的家書。那一年,他被上海市交通學校錄取。張平的父親在家書中用簡單的幾行字,道出了當時的“漫漫長路”:“我上月26日在南寧送你上車后,乘下午4點22分的火車到玉林下車……等待回縣城的車,直到晚上8點半都沒等到,后來搭一輛老鄉(xiāng)的大貨車回縣里,半夜才到家?!?br/>在張平求學期間,南寧至上海的直達特快列車每天僅有一趟,全程42個小時。“如此漫長的旅程,由于開窗透氣,蒸汽機車飛揚的煤灰從開啟的車窗飄入,讓白衫變成黑衣。”如今,南寧與上海之間已有高鐵、特快列車、快速列車開行,多個車次可供選擇,最快的高鐵車次全程只要12個小時。去年8月,張平從南寧出發(fā)回鄉(xiāng)探望父親,零距離換乘動車、班車,全程僅用3個小時。不僅是陸路交通,張平家鄉(xiāng)人坐飛機也越來越方便了。前些年,玉林和南寧之間的航線也開通了。
王芳和張平的經歷是我國交通大發(fā)展的一個縮影。
黨的十八大后,中國鐵路進入了新一輪的高速發(fā)展期。2016年,鐵路部門調整了列車運行圖。新圖安排開行旅客列車3400多對,其中動車組列車2100多對,普速列車1200多對。旅客列車比原來增加近300對,增加的部分向二、三線和中西部城市傾斜。截至2017年年底,高鐵營業(yè)里程2.5萬千米,占世界高鐵營業(yè)里程的三分之二;高速公路里程達13.6萬千米,居世界之首;民用航空機場共229個,是改革開放初期的3倍……
讓陽縣自行車運動協(xié)會資深會員孫春想不到的是,幾十年后,自行車竟然又成了人們喜歡的出行方式之一。孫春回憶說,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中國被外界稱為“自行車王國”。能有一輛“永久”或“鳳凰”牌自行車,不亞于現在擁有一輛小汽車。后來,隨著摩托車、電動車、汽車的興起,自行車漸漸沒落。近兩年來,共享單車在各地興起,解決了人們“出行最后一公里”的問題,自行車迎來了“新生”。與40年前不同的是,如今的自行車只是人們出行方式的眾多選擇之一。這個看似回到原點的出行方式,背后卻是交通工具插上互聯(lián)網翅膀后的又一次更新迭代。
“互聯(lián)網+交通”正在滿足人們個性化、多元化、便捷化的出行需求。買列車票再也不用到車站排隊,在家里動動手指就可以實現;在很多城市旅游乘坐公交,手機APP可以實時告知公交的“行蹤”和路況信息;想要打車,手機上網就可以約車……多地打造“城市交通大腦”,新技術帶來的變革一直在繼續(xù),相關制度也在不斷跟進。
對于每一個出行者來說,40年巨變之后,“說走就走,路不再長”,已成為現實。

請結合給定資料2,談談你對其中劃線句子“40年巨變之后,’說走就走,路不再長’”的理解。
要求:
(1)緊扣資料,觀點明確;
(2)分析透徹,條例清晰;
(3)字數不超過300字。

答案: 這句話是指交通工具插上互聯(lián)網翅膀的更新迭代,正在滿足人們個性化、多元化、便捷化的出行要求,40年的交通大發(fā)展,讓人們沒有...
微信掃碼免費搜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