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材料:
某大橋為(50+4×80+50)m連續(xù)梁橋,主梁為雙箱單室箱形結構,混凝土強度為C50,采用懸臂拼裝施工工藝。梁段采用長線法預制,纜索吊裝就位。
(1)懸臂拼裝法與懸澆施工比較,還具備哪些優(yōu)點?
(2)簡要敘述長線法施工工序。
(3)1號塊是緊鄰0號塊兩側的第一箱梁節(jié)段,也是懸拼T構的基準梁段,是全跨安裝質量的關鍵,一般采用濕接縫連接。濕接縫拼裝梁段施工程序為:吊機就位→提升、起吊1號梁段→安設薄鋼板管→()→丈量濕接縫的寬度→調整薄鋼板管→()→檢查中線→固定1號梁段→安裝濕接縫的模板→()→濕接縫養(yǎng)護、拆模→()→下一梁段拼裝。(請在以上括號內填入正確的工序)
背景材料:
某三跨預應力混凝土連續(xù)剛構橋,跨度為90m+155m+90m,箱梁寬14m,底板寬7m,箱梁高度由根部的8.5m漸變到跨中的3.5m,根據(jù)設計要求,0號、1號塊混凝土為托架澆筑,然后拼裝掛籃,用懸臂澆筑法對稱施工,掛籃采用自錨式桁架結構。施工單位根據(jù)該橋的特點,制定了詳細的施工流程,其中對箱梁懸臂澆筑階段的主要施工工序如下:(1)在兩主墩的兩側安裝托架并預壓,架立模板,綁扎0號、1號塊鋼筋,澆筑混凝土并張拉預應力筋;(2)拼裝掛籃,用堆載法預壓掛籃,以消除掛籃的非彈性變形;(3)按設計標高值加預加抬高量值架立模板、綁扎鋼筋、澆筑各個節(jié)段的箱梁混凝土;張拉預應力筋;(4)拆除模板,移動掛籃,開始下一個節(jié)段的施工;(5)在整個懸臂澆筑過程中,定時進行箱梁節(jié)段標高的測量,以及應力和溫度的觀測,整個測量完全滿足設計和施工技術規(guī)范的要求。
(1)施工單位在0號、1號塊施工完成后拼裝掛籃是否正確?
(2)采用堆載法預壓掛籃除了消除非彈性變形外,還有哪些目的?
(3)張拉完預應力筋后能否開始做下一節(jié)段的施工?為什么?
背景材料:
某橋梁主跨為40m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簡支T梁,T梁施工采用預制吊裝,預應力采用后張法施工。施工單位根據(jù)預制梁的尺寸、數(shù)量、工期確定預制臺座的數(shù)量、尺寸。對張拉機具做了校驗,并對預應力的預應力筋的張拉順序和張拉力符合設計要求,但施工過程中發(fā)現(xiàn)預應力施加完畢后預應力筋松弛,應力值達不到設計值。
(1)該預應力筋松弛現(xiàn)象的原因是什么?
(2)提出防治預應力筋松弛現(xiàn)象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