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題

【簡答題】

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甲公司)系醫(yī)藥研發(fā)、生產和銷售企業(yè),藥店集中在一線城市。ABC會計師事務所的A注冊會計師負責審計甲公司2013年度財務報表,確定的2013年度甲公司財務報表整體重要性為稅前利潤的5%,即100萬元。甲公司店內收銀使用POS系統(tǒng),接受現金、銀行卡和會員卡付款。甲公司連鎖藥店所用普通原材料主要來自藥材農貿市場,高檔藥材統(tǒng)一由甲公司總部向供應商采購。
資料一:A注冊會計師在審計工作底稿中記錄了所了解的甲公司情況及其環(huán)境,部分內容摘錄如下:(1)2013年12月25日,甲公司推出先儲值后消費的會員卡。辦理會員卡并儲值后,顧客刷會員卡消費享受優(yōu)惠折扣,會員卡終身有效。甲公司2013年度共銷售出2000張每張面額5000元的會員卡。
(2)醫(yī)藥協會數據顯示,一線城市的醫(yī)藥企業(yè),顧客消費時以銀行卡結算的金額占消費總額的比例,2012年約為40%,2013年約為45%。
(3)2013年12月,甲公司董事會接到匿名舉報,稱總經理從甲公司銀行賬戶e中挪用公司款項250萬元。甲公司董事會已對此事展開調查,目前尚無定論。
(4)2013年8月,有關部門公布市場上出現大批亞硝酸鹽嚴重超標的藥材X,食用該藥材會對人體造成危害。新聞報道后,甲公司各藥店以藥材X為原料加工的藥品幾乎無人問津。
(5)2013年度,為降低員工流失率及增強核心員工忠誠度,甲公司建立了員工薪酬激勵機制,包括藥店客戶經理的獎金與營業(yè)額掛鉤。
資料二:A注冊會計師在審計工作底稿中記錄了所獲取的甲公司的財務數據,部分內容摘錄如下:(金額單位:萬元)


資料三:A注冊會計師在審計工作底稿中記錄了擬實施的實質性程序,部分內容摘錄如下:(1)了解銀行的刷卡手續(xù)費收取比例,根據財務費用中銀行卡刷卡手續(xù)費金額,估算2013年度以銀行卡結算的營業(yè)收入金額。
(2)檢查甲公司的年末存貨盤點記錄。
(3)取得并檢查2013年12月份甲公司所有銀行存款余額調節(jié)表,并對調節(jié)事項進行測試。
(4)根據2012年度的員工實際工資及獎金,結合2013年度的薪酬政策,對2013年度員工工資及獎金作出預測,并將預測與記錄的2013年度員工工資及獎金進行比較。如果兩者存在重大差異,作進一步調查。
(5)從營業(yè)收入明細賬中選取若干筆記錄,核對POS系統(tǒng)收銀記錄和收銀日報表,確定記錄的營業(yè)收入金額是否與POS系統(tǒng)收銀記錄及收銀日報表一致。
資料四:審計項目組成員在實施銀行函證程序時,遇到下列事項:


資料五:甲公司會計記錄顯示,2013年度甲公司以現金支付的普通原材料采購額為5000萬元,普通材料期末余額為200萬元。假定2013年1月1日甲公司管理層更換后,管理混亂,缺乏可以信賴的現金支出內部控制,并且沒有保留以現金采購的普通原材料的采購單據。審計項目組成員無法實施替代審計程序,確定營業(yè)成本、存貨、所得稅費用及應交稅費等諸多財務報表項目的真實金額。
要求:(1)針對資料一第(1)至(5)項,結合資料二,假定不考慮其他條件,逐項指出資料一所列事項是否可能表明存在重大錯報風險。如果認為存在重大錯報風險,簡要說明理由,并說明該風險主要與哪些財務報表項目(僅限于貨幣資金、存貨、持有至到期投資、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應付賬款、預收款項、營業(yè)收入、營業(yè)成本和財務費用)的哪些認定相關。
(2)針對資料三第(1)至(5)項,假定不考慮其他條件,逐項指出審計程序與根據資料一(結合資料二)識別的重大錯報風險是否直接相關。如果直接相關,指出對應的是識別的哪一項重大錯報風險;如果不直接相關,指出該審計程序與哪個財務報表項目的哪一項認定最相關。
(3)針對資料四中說明第(1)至(5)項,逐項指出審計項目組成員的做法是否恰當。如不恰當,簡要說明理由。
(4)針對資料五,假定不考慮其他條件,代A注冊會計師判斷應出具何種類型的審計報告,并續(xù)編審計報告。在下劃線處填列;如果部分下劃線不適用,填寫"不適用"。

答案:

題目列表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問答題

【簡答題】

ABC會計師事務所負責審計甲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2013年度財務報表,A注冊會計師擔任審計項目合伙人。相關資料如下:
資料一:甲公司的會計政策規(guī)定,入庫產成品按實際生產成本入賬,發(fā)出產成品采用先進先出法核算。2013年12月31日,甲公司甲產品期末結存數量為1200件,期末余額為52100000元。甲公司2013年度甲產品的相關明細資料如下(數量單位為件,金額單位為人民幣元,假定期初余額和所有的數量、入庫單價均無誤):
資料二:A注冊會計師對甲公司存貨成本審計時,發(fā)現年末A材料賬面金額為1200000元,大大高于每月平均水平,因此決定重新計算確認。甲公司2013年12月份的有關A材料增減變動情況如下:2013年12月1日,A材料原材料賬戶期初余額560000元,"材料成本差異"科目借方余額為45000元,A材料計劃成本單價120元。12月10日進貨1500公斤,單價100元,材料款150000元,取得運輸費用專用發(fā)票,發(fā)票上注明的價款為4450元,增值稅稅額為550元。12月20日進貨2000公斤,進價130元,材料款260000元,運輸費專用發(fā)票上注明的價款為8900元,增值稅稅額1100元。12月18日和12月25日車間分別領用了2000公斤。
資料三:甲公司的會計政策規(guī)定,入庫產成品按實際生產成本入賬,發(fā)出產成品采用先進先出法核算。甲公司的X產品2013年12月31日經盤點的期末結存數量為1000件,審計前的期末余額為55000000元。其2013年度的相關明細資料如下(數量單位為件,金額單位為人民幣元,假定期初余額和所有的數量、入庫單價均無
要求:(1)根據資料一,A注冊會計師在進行相關測試后應提出的審計調整建議是什么?
(2)根據資料二,A注冊會計師對期末存貨(A材料)應如何調整?
(3)根據資料三,A注冊會計師應提請甲公司作哪些調整?

答案: (1)甲公司2013年12月31日期末產成品成本=700×45000+(1200-700)×46000=54500000...
問答題

【簡答題】

甲公司是ABC會計師事務所的常年審計客戶,主要從事X和Y兩類電子產品的研發(fā)、生產和銷售。A注冊會計師和B注冊會計師負責審計甲公司2013年度財務報表,按照稅前利潤的5%確定財務報表整體的重要性為100萬元。
資料一:A注冊會計師在審計工作底稿中記錄了所了解的甲公司情況及其環(huán)境,部分內容摘錄如下:(1)與以前年度相比,甲公司2013年度固定資產生產線未大幅變動,與折舊相關的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未發(fā)生變更。
(2)甲公司于2013年年初完成了部分主要產品的更新換代。由于利用現有主要產品(Y產品)生產線生產的換代產品(X產品)的市場銷售情況良好,甲公司自2013年2月起大幅減少了Y產品的產量,并于2013年3月終止了Y產品的生產和銷售。X產品和Y產品的生產所需原材料基本相同,原材料平均價格相比上年上漲了約2%。由于X產品的功能更加齊全且設計新穎,其平均售價比Y產品高約10%。
(3)為加快新產品研發(fā)進度以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甲公司于2013年6月支付500萬元購入一項非專利技術的永久使用權,并將其確認為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最新行業(yè)分析報告顯示,甲公司競爭對手乙公司已于2013年年初推出類似新產品,市場銷售良好。同時,乙公司宣布將于2014年12月推出更新一代的換代產品。
(4)甲公司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噪音和排放的氣體對環(huán)境造成一定影響。盡管周圍居民要求給予補償,但甲公司考慮到現行法律并沒有相關規(guī)定,以前并未對此作出回應。為改善與周圍居民的關系,甲公司董事會于2013年12月26日決定對居民給予總額為100萬元的一次性補償,并制定了具體的補償方案。2014年1月15日,甲公司向居民公布了上述補償決定和具體補償方案。
(5)甲公司在2013年6月份為了日常經營活動,以其母公司擔保的形式從銀行借入5000萬元的短期借款,借款合同中明確注明是流動資金貸款。
資料二:A注冊會計師在審計工作底稿中記錄了所獲取的甲公司財務數據,部分內容摘錄如下:


資料三:A注冊會計師在審計工作底稿中記錄了已實施的相關實質性程序,部分內容摘錄如下:(1)對固定資產實施實質性分析程序后,重新分類計算固定資產折舊費用。
(2)抽取一定數量的2013年度裝運憑證,檢查日期、品名、數量、單價、金額等是否與銷售發(fā)票和記賬憑證一致。
(3)計算期末存貨的可變現凈值,與存貨賬面價值比較,檢查存貨跌價準備的計提是否充分。
(4)對于外購無形資產,檢查無形資產權屬證書原件、非專利技術的持有和保密狀況等。
(5)根據具體的居民補償方案,獨立估算補償金額,與公布的補償金額進行比較。
(6)查閱資本支出預算、公司相關會議決議等,檢查本年增加的在建工程是否全部得到記錄。
(7)檢查利息資本化是否正確。復核計算資本化利息的借款費用、資本化率、實際支出數以及資本化的開始和停止時間。
資料四:2013年12月31日,甲公司應收賬款的賬面余額為1800萬元,未計提壞賬準備。A注冊會計師結合銷售合同等因素確定應收賬款應計提壞賬準備110萬元,并向管理層提出調整建議。管理層拒絕調整。
要求:(1)針對資料一(1)至(5)項,結合資料二,假定不考慮其他條件,逐項指出資料一所述事項是否可能表明存在重大錯報風險。如果認為存在,簡要說明理由,并分別說明該風險主要與哪些財務報表項目(僅限于營業(yè)收入、營業(yè)成本、存貨、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預計負債)的哪些認定相關。
(2)針對資料三第(1)至(7)項的審計程序,假定不考慮其他條件,逐項指出相關審計程序與根據資料一(結合資料二)識別的重大錯報風險是否直接相關。如果不直接相關,指出與該審計程序直接相關的財務報表項目和認定。
(3)針對資料四,假定不考慮其他因素,代A注冊會計師判斷應出具何種類型的審計報告,并續(xù)編審計報告。(甲公司適用的企業(yè)所得稅稅率為25%)

答案:

微信掃碼免費搜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