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一位教師的教學片段:
師問:這篇文章是寫誰的?
生答:是寫狼牙山五壯士的。
師問:你怎么知道?
生答:題目就是狼牙山五壯士。
師問:這個故事發(fā)生在什么時候?
生答:1941年秋天。
師問:你怎么知道?
生答:文章的第一句就是這樣寫的。
師問:這個狼牙山在什么地方?
生答:在晉察冀根據(jù)地。
師說:狼牙山五壯士最后在戰(zhàn)爭中壯烈犧牲了,他們英勇獻國,值得我們贊揚。
A.該教師進行了無效的課堂對話
B.該教師的教學有提問,富有啟發(fā)性
C.該教師的教學沒有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D.該教師的教學發(fā)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
E.該教師的教學違背了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學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