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題
【案例分析題】開學第一天,婁老師正要把新書發(fā)下,突然發(fā)現(xiàn)幾本書因包裝捆綁過緊,被勒出了深深的印跡。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經(jīng)驗告訴婁老師,書不能輕易發(fā)下去,要把這個問題先解決。于是婁老師對同學們說:
“這里有幾本書因為包裝運輸?shù)脑颍粝乱恍┯≯E。”婁老師把一本書拿出來讓大家看子一下。
“這幾本書該發(fā)給誰?”婁老師請幾個學生發(fā)言,有的說,按順序發(fā),輪到誰就是誰的;有的說,根據(jù)成績,發(fā)給成績差的同學;有的說抓鬮„„婁老師未置可否,讓學生的思想一一暴露了出來。
終于有個同學說:“老師,發(fā)給我一本吧?!眾淅蠋熈⒓磫枺?
“你為什么要一本呢?”
“因為總得有人得到的,不如我要了吧!”婁老師立即表揚道:
“讓我們?yōu)樗倪@種為他著想,寧愿自己吃虧的精神鼓掌!”頓時,全班響起一陣熱烈的掌聲。正確的輿論導向初步形成了。但這是在老師的強烈暗示下形成的,婁老師決定繼續(xù)“擴大戰(zhàn)果”?!斑€有哪些同學愿意得到一本?”一些同學舉起手來。婁老師有意在教室巡視一遍,故意在一些目光不夠堅定的同學面前停一下。最后,全班同學的手都舉起來。婁老師微笑著對同學們說:“老師為我們班同學有這種精神感到由衷的高興,但究竟這幾本書該發(fā)給誰?這樣,我們來一個演講比賽,看誰能把自己應該得到書的理由說得充分,說得有力,誰就能得到一本。大家做評委,由掌聲的熱烈程度來決定,好不好?”有的同學立即發(fā)言說:
“我們生活在一起,應該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庇械耐瑢W說:
“書的好壞不在于外表,而在于它的內容,所以我愿意要一本?!边€有同學發(fā)言說:“為別人帶來更多歡樂的人生才是有意義的人生,我愿意要一本,把好書讓給別人?!?#8222;„一陣又一陣的掌聲把氣氛推向了高潮。婁老師把每一種觀點都來寫在黑板上,并且適時補充和引導。婁老師又一次窮追不舍:“我們集體生活中,還有什么地方需要這種‘吃虧’精神?”于是班上討論開了:勞動不拈輕怕重、撿起不是自己扔的紙屑„„最后,大家評選出演講的前三名,他們自豪地拿到了有印跡的書,婁老師號召全班同學向他們學習。所有的課本都愉快地分發(fā)下去了。婁老師使用了什么德育方法?
答案:
婁老師通過讓學生演講來進行自我教育,使用了品行修養(yǎng)指導法。對于第一個要有印跡書的同學和最后拿到有印跡書的同學,婁老師號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