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咬肌 B.口輪匝肌 C.翼內(nèi)肌 D.二腹肌 E.翼外肌
A.與粘膜輕微接觸 B.離開粘膜0.5~1.0mm C.離開粘膜1.5~2.0mm D.放置舌桿模型區(qū)略作修整,使舌桿與粘膜緊密貼合 E.靠近余留牙的齦緣越近越好
A.與釉柱方向垂直 B.與釉柱方向平行 C.與釉柱排列方向成45度 D.與釉柱排列方向成30度 E.與釉柱排列方向成60度
A.裂鉆 B.砂紙圈 C.倒錐鉆 D.砂輪 E.金剛砂車針
A.影響咀嚼功能 B.影響面部發(fā)育,可能造成顏面左右不對稱 C.影響面部發(fā)育,可能造成凹面型或長面型 D.影響顳下頜關(guān)節(jié) E.以上都是
A.不拔牙矯治 B.拔除4個第一雙尖牙 C.拔除和 D.拔除上頜2個第一雙尖牙 E.拔除4個第二雙尖牙
A.上呼吸道感染 B.聽力障礙 C.先天性心臟病 D.面部濕疹 E.不明原因的發(fā)熱
A.牙組織折裂 B.充填體折裂 C.充填體脫落 D.繼發(fā)齲發(fā)生 E.材料的刺激
A.1~2歲 B.3~5歲 C.6~7歲 D.8~9歲 E.無需矯治,待恒牙期再作矯治
A.通過修復(fù)的手段改變牙齒外形 B.切斷扭轉(zhuǎn)牙頸部周圍的纖維 C.達(dá)到尖牙保護(hù) D.消除患牙的所有咬合接觸 E.以上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