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出d區(qū)元素中: (1)能形成18電子中性化合物Cp2M的元素; (2)最簡單的羰基化合物為二聚體的第四周期元素; (3)形成配位數(shù)分別為4、5和6的中性羰基化合物的第四周期元素。
(1)Fe,Ru,Os (2)Mn,Co (3)Ni,F(xiàn)e,Cr
寫出下列配合物中x和y的可能數(shù)值(包括0和正整數(shù)):
說明π酸配位體與π配位體的成鍵特征和π酸配合物和π配合物的異同。下列配位體,哪些是π酸配位體?哪些是π配位體?
試簡要回答以下幾個有關二茂鐵的問題: (1)二茂鐵的合成對有機金屬化學發(fā)展的意義; (2)試用反應式表示出一種合成二茂鐵的方法; (3)用圖表示氣相二茂鐵的一種分子結(jié)構(gòu),指出它所屬的點群; (4)說明為什么二茂鐵的化學性質(zhì)比二茂鈷穩(wěn)定。
在下列有機金屬化合物在下列有機金屬化合物中,含σ-π型M—L鍵的有哪些? (1)(η1-C5H5)2Hg (2)(η3-C5H5)(η5-5H5)Mo(CO)2 (3)(η5-C5H5)2ZrClH (4)(η5-C5H5))Mn(PPh3)(CO)2 (5)Pt(PPh)2(C2H4) (6)Ni(Me3CNC)2(C2Ph2)
有(2),(4),(5),(6)
試解釋:一種元素的高氧化態(tài)總是存在于氧化物或氟化物中,如K2FeO4、PtF6等;而元素低氧化態(tài)總存在于CO、PR3等的配合物中,如Na[Co(CO)4]和Pt[P(CH3)3]4等。
試為這種差別提供合理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