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利多卡因 B.阿托品 C.心室起搏 D.電復律 E.心房起搏
A.超短波:微溫,上腹部前后對置 B.調制中頻電:雙側頸交感神經節(jié)對置,連調和交調波,調制頻率50Hz C.干擾電:4個50cm電極,交叉置于腹部胃區(qū)和背部,差頻50~100Hz D.直流電:浸有10%溴化鈉溶液電極置于肩胛間區(qū)(+),兩個電極于小腿腓腸?。?) E.紫外線:從1/2MED開始,每日增加1/2~1MED,增加至3~5MED
A.關節(jié)出現(xiàn)僵直 B.滑膜粘連 C.纖維連接組織增生 D.關節(jié)活動度增加 E.韌帶彈性降低
A.三度房室傳導阻滯伴短陣室性心動過速--心內膜心室起搏 B.預激綜合征伴心房顫動--毛花苷C靜脈注射 C.頻發(fā)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縮成對出現(xiàn)或RonT-利多卡因靜脈注射 D.伴有嚴重血流動力學障礙的室性心動過速--同步直流電復律 E.竇性心動過緩伴室性期前收縮--阿托品
A.被動全關節(jié)活動范圍的訓練 B.誘發(fā)主動活動的訓練 C.中頻電療法 D.增強平衡和協(xié)調功能的訓練 E.進行肌力和耐力的訓練
A.指淺屈肌 B.橈側掌屈肌 C.橈側腕長短伸肌 D.指總伸肌與尺側腕伸肌 E.指總伸肌與橈側腕伸肌
A.骨代謝主要依賴于日常的加壓和牽伸,站立時的重力使骨受壓,肌腱的作用在于牽伸,以上兩力共同影響到骨的形態(tài)和密度 B.沿長骨縱軸的壓力的減小是骨質疏松的主要原因 C.固定可明顯降低骨-韌帶-復合體的結構特性和韌帶的力學特性,同時顯著減少附著區(qū)的結構特性 D.長期制動可產生嚴重的關節(jié)退變 E.長期制動可使關節(jié)囊松弛,關節(jié)活動度增加
A.投標槍的上肢 B.做俯臥撐的上肢 C.做仰臥起坐的上身 D.健身跑的下肢 E.顛足球的下肢
A.高頻電療法 B.中頻電療法 C.低頻電療法 D.光療法 E.聲療法
A.晨僵顯著 B.指關節(jié)畸形 C.貧血表現(xiàn) D.肘側皮膚出現(xiàn)淺表結節(jié) E.下肢皮膚有大片出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