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21中國文化概論章節(jié)練習(2020.03.22)

來源:考試資料網
參考答案:1中國人民革命勝利開辟了中國文化發(fā)展的新階段。突出表現(xiàn)在教育體制的建立和完善,群眾文化事業(yè)的發(fā)展和進步,雙百方針的有效貫...
參考答案:植根于農業(yè)社會的宗法制度與宗法觀念在中國有著深遠的影響,它們是王權政治的沃土。一方面,在王朝出現(xiàn)危機的時刻,宗室貴族每每...
3.名詞解釋社稷
參考答案:“社”是土神,“稷”是谷神,后來用“社稷”代表國家。
參考答案:(1)廣大地域決定中國文明的道路和文化方向。中國大陸的整體性,影響著中國文化的走向統(tǒng)一,地域廣闊的大陸又一定是一個人群林...
參考答案:四大發(fā)明在我國發(fā)明之后,均傳至國外。造紙術發(fā)明于公元2世紀初,公元8世紀傳至中東阿拉伯國家,12世紀傳至歐洲。雕版印刷創(chuàng)...
6.名詞解釋絲綢之路
參考答案:絲綢之路是橫貫歐亞大陸的東西方交通要道。從西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到東漢明帝派班超出使西域,漢朝共用200余年的時間,打通...
7.名詞解釋征辟
參考答案:漢代征集賢士為官的一種方法,也叫“公府辟士”。朝廷招聘為征;三公以下召布衣人仕為辟,是一種中央地方并行征集賢士為官的方法...
8.名詞解釋重本抑末
參考答案:重本抑末是重農主義為保護小農而打擊工商業(yè)的一種國家觀念。“本”指農業(yè),“末”指工商業(yè)。小農是王朝統(tǒng)治的基礎,重農主義(本...
參考答案:我國古代發(fā)明的造紙術、活字印刷術、火藥和指南針,曾使我國傳統(tǒng)科技長期居于世界領先水平。它們對世界的貢獻主要在于:造紙術和...
參考答案:在世界的各種語言中,漢語使用的人口最多,約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因此漢語是聯(lián)合國指定的七種工作語言之一。
漢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