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穿越較厚欠固結(jié)土層進入相對較硬土層 B.樁周存在軟弱土層,鄰近地面將有大面積長期堆載 C.基坑施工臨時降水,樁周為飽和軟黏土 D.樁穿越自重濕陷性黃土進入較硬土層
A.擊實功較大時,最優(yōu)含水量相對較小 B.擊實功較大時,最大干密度相對較大 C.最大干密度不隨功變化 D.砂土擊實效果一般與含水量無關(guān)
A.多由碎石和黏土組成,其成分與下伏基巖無關(guān) B.位于山坡坡腳處,其厚度變化較大 C.松散、富水,作為建筑物地基強度很差 D.層理不明顯,碎石棱角清楚
A.條痕顏色 B.密度 C.顏色 D.鏡下解理交角
A.階梯形基礎(chǔ)的每階高度宜為300~500mm;錐形基礎(chǔ)的邊緣高度不宜小于200mm B.基礎(chǔ)墊層的厚度應(yīng)小于70mm,墊層混凝土強度等級應(yīng)為C15 C.擴展基礎(chǔ)底板受力鋼筋最小直徑不宜小于10mm,間距不宜大于200mm,也不宜小于100mm D.基礎(chǔ)邊長大于或等于2.5m時,底板受力鋼筋的長度可取邊長的0.9倍 E.當有墊層時,鋼筋保護層的厚度不宜小于40mm